对于备考CPA(注册会计师)考试的考生而言,《会计》科目既是基础学科,其内容覆盖面广、理论深度大,且与审计、税法等科目关联紧密。想要高效通过考试,必须精准把握核心考点。下面一起来看看CPA会计科目主要考点有哪些?
一、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(重点)
考点1: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
重点:区分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,掌握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逻辑。
通俗解析:
同一控制下合并如同“家族内部资产转移”,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;
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则类似“市场交易”,需按公允价值核算。
常见误区: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需考虑被投资方净利润的调整(如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)。
考点2:合并财务报表编制
重点:掌握调整分录(如评估增值、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)与抵消分录(如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)。
备考技巧:合并报表是“从个别到整体”的思维转换,建议通过画T型账户理清调整逻辑。
二、收入、费用和利润(高频考点)
考点1:新收入准则“五步法”模型
核心步骤:识别合同→识别履约义务→确定交易价格→分摊交易价格→确认收入。
易错点:时段履约与时点履约的区分(如建筑服务通常按进度确认收入)。
考点2: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
关键区分:与资产相关的补助(递延收益逐步结转)vs. 与收益相关的补助(直接计入当期损益)。
记忆口诀:“资产相关递延走,收益相关当期留”。
三、金融工具(计算与分录并重)
考点1: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
三类金融资产:以摊余成本计量(AC)、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(FVOCI)、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(FVTPL)。
分类逻辑:业务模式与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是核心判断标准。
考点2:减值与套期会计
预期信用损失模型:需分阶段(12个月内/整个存续期)计提减值准备。
套期保值:理解公允价值套期、现金流量套期与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会计处理差异。
四、所得税会计(综合应用题常客)
考点1:资产与负债的计税基础
核心公式:应纳税暂时性差异×税率=递延所得税负债;可抵扣暂时性差异×税率=递延所得税资产。
典型案例: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导致的税会差异。
考点2:特殊事项所得税处理
重点掌握:未弥补亏损、广告费跨年结转、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税务处理。
五、其他高频考点速览
资产减值:关注商誉减值测试(需与资产组结合)及减值损失转回的限制。
租赁:新租赁准则下承租人的“使用权资产”与“租赁负债”核算。
每股收益: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(尤其关注可转换债券、认股权证的影响)。
会计政策变更与差错更正:追溯调整法与未来适用法的适用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