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注册会计师 > 备考经验 > 正文

CPA审计科目主要考点有哪些?

发布时间:2025-05-06 14:55     编辑:融跃会计网     

CPA《审计》科目因其专业性强、理论抽象,其考试内容涵盖审计全流程逻辑,从风险评估到证据收集,从内部控制到职业道德,要求考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,又能结合实务案例灵活运用。下面一起来看看CPA审计科目主要考点有哪些?

CPA审计科目主要考点

一、审计基本原理:理解审计的“底层逻辑”

考点1:审计的保证程度与要素

合理保证:审计提供的是高水平保证(而非绝对保证),需通过职业怀疑态度降低检查风险。

三方关系人:注册会计师、被审计单位管理层(责任方)、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。

审计证据:充分性(数量)与适当性(质量)并重,外部独立来源的证据(如银行函证)更可靠。

考点2: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

两类认定:

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(如发生、完整性、准确性):针对利润表项目,例如“营业收入发生”需验证交易真实存在。

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(如存在、权利和义务、计价和分摊):针对资产负债表项目,例如“固定资产存在”需通过监盘程序确认。

高频误区:函证程序难以直接验证“完整性”认定,需结合其他审计程序(如检查合同、对账单)。

二、风险评估与应对:审计的“核心战场”

考点1:重大错报风险评估

财务报表层次风险:通常与控制环境相关(如管理层诚信问题),可能影响多项认定。

认定层次风险: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(如复杂交易的天生风险)和控制风险(如内控失效导致的风险)。

应对策略:针对高风险领域设计更多实质性程序(如细节测试、分析程序)。

考点2:内部控制测试

控制测试必要性:当拟信赖内部控制时,需通过穿行测试、重新执行等程序验证其有效性。

常见内控缺陷:如职责分离不足(采购与审批由同一人完成)、授权审批流于形式。

三、审计证据与程序:从“抽样”到“函证”的实操技巧

考点1:审计抽样方法

统计抽样 vs. 非统计抽样:统计抽样可量化抽样风险,非统计抽样依赖经验判断。

货币单元抽样(MUS):以货币金额为选样基准,自动识别大额项目,适用于错报金额重要的场景。

考点2:函证程序的关键点

必须函证的项目:银行存款、借款及应收账款(除非不重要或函证无效)。

函证控制: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寄发/收回函证,对未回函项目实施替代程序(如检查期后收款)。

电子函证风险:需验证回函来源及内容,必要时要求提供原件。

四、重要业务循环审计:聚焦高风险领域

考点1:销售与收款循环

收入确认:关注截止测试(如检查发货单、发票日期),防范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。

应收账款函证:对大额、异常账户实施函证,结合账龄分析评估坏账准备合理性。

考点2:采购与付款循环

应付账款完整性:检查未入账负债(如未记录的采购发票),通过供应商对账单验证。

预付账款真实性:关注长期挂账项目,核实是否实际收到货物或服务。

考点3:存货与仓储循环

存货监盘:制定盘点计划,观察盘点过程,对特殊存放的存货(如冷藏品)实施替代程序。

计价测试:验证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,关注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。

五、特殊事项审计:应对复杂场景

考点1:关联方交易

识别关联方:通过工商信息查询、股东名单分析,防范未披露的关联方交易。

审计程序:检查合同条款、交易价格公允性,评估对财务报表的影响。

考点2:持续经营假设

管理层评估:获取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的书面声明,结合现金流量预测、逾期债务分析。

审计结论:若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,需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。

六、审计报告与沟通:从“标准意见”到“非标意见”的决策逻辑

考点1:关键审计事项

确定原则:选择对当期审计影响重大的事项(如收入确认、资产减值),需在审计报告中披露。

考点2:非标准审计意见

保留意见:错报重大但不广泛,或审计范围受限。

否定意见:错报重大且广泛。

无法表示意见:审计范围严重受限(如关键证据无法获取)。

领取学习资料
声明:本文章为学习相关信息展示文章,非课程及服务内容文章,产品及服务详情可咨询网站客服微信。文章转载须注明来源,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,若侵权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©2009-2025 融跃会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09038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