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CA考试备考的过程中分为不同阶段来进行,那可能有朋友会说哪个阶段的备考比较难,要如何去学习呢?关于这个问题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内容,下面来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!
一、ACCA 各阶段难度对比:F 阶段打基础,P 阶段重应用
ACCA 分为 F 阶段(F1-F9)和 P 阶段(P1-P7,现整合为 SBL、SBR 及 4 选 2 的选修科目),难度差异主要体现在考察目标和题型上。
阶段核心特点难度关键代表科目
F 阶段(基础阶段)侧重 “知识理解与记忆”,题型以客观题(选择、判断)为主,计算类科目占比高难点在于 “覆盖范围广”,需快速掌握基础财务、会计、法律知识,避免知识遗忘F6(税务):税种多易混淆;F9(财务管理):公式多需灵活应用
P 阶段(专业阶段)侧重 “商业场景应用与战略思维”,题型以主观题(案例分析、论述)为主,需结合案例输出方案难点在于 “综合整合能力”,需联动多科目知识,从企业管理者视角分析问题,而非单纯套公式或记准则SBL(战略商业领袖):案例复杂,需输出全流程商业方案;SBR(战略商业报告):需判断会计准则应用,撰写专业报告
二、P 阶段难点科目解析及学习方法
P 阶段是 ACCA 的 “爬坡期”,尤其是 SBL 和 SBR,需针对性调整学习策略。
1. 难点科目 1:SBL(战略商业领袖)——“无固定答案,靠商业逻辑得分”
SBL 无客观题,全是 1-2 个大案例(约 4000 字),要求从 “战略、治理、风险、运营” 等多维度输出方案(如战略建议、治理改进措施、风险应对计划),难点在于 “找不到答题方向” 和 “答不全得分点”。
学习方法:
拒绝 “死记框架”,先理解商业逻辑。比如 “战略分析” 需结合 PESTEL、SWOT 等工具,但重点不是背诵工具本身,而是知道 “在什么场景用什么工具”(如分析政策影响用 PESTEL,分析企业优劣势用 SWOT)。
多练 “案例拆解”,每做一个案例先圈出关键信息:企业所处行业(如快消 vs 科技)、核心问题(如利润下滑、合规风险)、 stakeholder 需求(股东要盈利、员工要稳定),再对应到知识点。
模仿 “高分答案结构”,SBL 答题需 “结论 + 依据 + 建议”:先明确观点(如 “该战略可行”),再结合案例数据(如 “行业增长率 15%,企业市场份额提升至 20%”),最后给出具体措施(如 “建议加大研发投入,巩固技术优势”)。
2. 难点科目 2:SBR(战略商业报告)——“会计准则 + 专业判断,缺一不可”
SBR 要求根据国际会计准则(IFRS)分析企业财务处理的合理性,还需撰写财务报告、解释财务信息,难点在于 “准则应用不熟练” 和 “判断维度不全”。
学习方法:
聚焦 “准则核心考点”,不要死记所有准则细节,重点掌握高频考点(如收入准则 IFRS 15、租赁准则 IFRS 16、金融工具 IFRS 9),理解 “准则制定逻辑”(如 IFRS 15 为何强调 “五步法”,避免人为操纵收入)。
多做 “准则应用题”,比如案例中企业 “销售带售后服务的产品”,需判断收入应 “一次性确认” 还是 “分期确认”,并说明依据 IFRS 15 的哪条规定。
练习 “专业报告撰写”,SBR 常要求写 “管理层讨论与分析(MD&A)” 或 “财务报表附注”,需注意语言简洁、专业,避免口语化,同时覆盖 “财务数据 + 风险提示 + 未来展望”。
3. 选修科目(4 选 2):难度次之,可结合职业方向选
选修科目(如 AFM 高级财务管理、APM 高级业绩管理)难度低于 SBL/SBR,可根据职业目标选择:
想做 “财务分析、投融资” 选 AFM:重点掌握 “企业估值、并购融资、风险管理”,计算类题目占比高,需熟练掌握公式并结合案例应用。
想做 “管理会计、绩效管控” 选 APM:侧重 “业绩评价、成本控制、战略执行”,需结合企业场景设计绩效指标,分析业绩差异原因。
三、通用学习建议:从 “被动记忆” 转向 “主动应用”
无论 F 阶段还是 P 阶段,ACCA 学习的核心是 “理解 + 应用”,而非 “死记硬背”,具体可分 3 步:
基础阶段:先懂 “为什么”,再记 “是什么”比如学 F6 税务时,先理解 “增值税为何要区分进项税和销项税”,再记忆计算步骤;学 F9 资本预算时,先明白 “NPV(净现值)的本质是衡量项目盈利性”,再记公式计算。避免直接背结论,否则 P 阶段无法灵活应用。
强化阶段:用 “案例题” 串联知识点ACCA 的核心是 “案例驱动”,尤其是 P 阶段。每学一个知识点,立刻找对应的案例题练习(如学完 “战略联盟”,就做 SBL 中 “企业通过联盟拓展海外市场” 的案例),通过题目反推 “知识点如何落地”,避免 “学完知识点,不会做题” 的脱节。
冲刺阶段:模拟考试节奏,练 “得分技巧”
客观题(F 阶段):练 “快速定位考点”,比如 F7 财务报告的选择题,先看问题问 “哪个科目属于流动资产”,再回题干找对应数据,避免通读题干浪费时间。
主观题(P 阶段):练 “分点答题”,比如 SBL 的论述题,用 “1. 战略问题:XXX(案例依据)→ 2. 风险分析:XXX(知识点)→ 3. 建议措施:XXX(具体行动)” 的结构,让阅卷老师快速找到得分点;同时严格控制时间(如 SBL 考试 4 小时,分配 1 小时读案例,3 小时写答案),避免答不完题。